“目前世界摄影艺术整体发展的趋势是纪实性作品倍受热捧,好的相机不是创作优质照片的唯一元素,闪光的思维才是关键。”5月10日,以拍摄纪实性照片著称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应邀来我院传授纪实性摄影的拍摄经验。他的这一席话,给爱好摄影的同学们指出了发展的方向。
据介绍,朱宪民老先生出生在东北农村,16岁开始接触照相机,先后在照相馆、县文化馆、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国影协从事摄影工作。几十年来,他拍摄了大量的以“百姓”为题材的照片。在讲座之前,他首先为同学们播放了自己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的最能反映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的照片。
朱老先生在讲话中认为,纪实性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够长久地流传下来,是因为摄影爱好者用镜头真实地、无重复地记录了社会历史的变迁,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符号”,反映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他说,如今是图片时代、读图时代,图片用量非常大,摄影事业蓬勃发展,分工也越来越细。朱宪民坦言,摄影是最有前途、最具发展潜力、最能彰显公平的一门艺术。纪实摄影比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广告摄影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存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欢迎。
最后,朱宪民副主席勉励同学们说:“要成为一位艺术家,并有所造树,就要热爱自己的民族,勤奋工作,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捕捉瞬间,同时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学会感恩。”
党委副书记朱冰、东莞市摄影协会主席陈锦波、各镇区及我院摄影爱好者共300人参加讲座。
讲座由党委宣传部部长何鹏举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