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刘婷,2013级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今年考入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
大学四年,眺望时总觉得那么漫长,回首却惊觉是那般短暂。在即将与本科四年道别之际,同学们都要面临抉择——升学,还是就业?不同的道路或许将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刘婷选择了深潜书海,走上考研之路,收获了金榜题名之喜。
“弥补高考的遗憾,拼搏一场”
“考不上就算了,但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好好考一次!”
高考,每年都有那么一批人奋进全力,却依然迷失在这场马拉松赛场的终点。刘婷也是不例外。当年高考,憧憬着的西南财经大学与她失之交臂。
怎能安于现状?刘婷始终心怀不甘,“总得试一下,考回四川,考回西南财经大学。即使考不上,就在东莞做两年一线社工。”去年2月,刘婷开始默默盘算着自己的未来。
为弥补高考之梦的遗憾,并且追回那份仪式感,刘婷3月份就买好了所有的参考书,还经常在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群上下载前辈留下的真题。去年暑假两个月,刘婷都在学校主攻专业课,“一本书画的都是线”。9月份,刘婷除了每天坚持背英语单词外,也开始着手做政治等真题。
备考期间,刘婷跟考研友一起泡图书馆、一起吃饭、一起看美剧。推崇劳逸结合的她们不是那种会从早学到晚呆在图书馆的人,唯有临考前两天才废寝忘食般泡在图书馆的书海里。
“成功不会辜负坚持到底的勤奋女孩”
“人在高度强压下,特能高度集中精力。”最后奋力一跃的刘婷,从开始就没留给自己弃权的后路。
回忆高考还会紧张到手抖,“考研没有,成熟了。”刘婷透露,初试笔试时的八道题虽然有五道没有把握,但仍坚持按自己的理解写满了12页纸,直至最后1分钟。
对考试结果的误判,刘婷度过了一个沉迷于“纯玩”的寒假,没有为复试做任何准备。然而,结果总是那么出乎意料——本不那么指望的复试,却在成都等着她。
复试时,专业面试的严格程度,超出了刘婷的想象。在现场抽题并思考一分钟作答环节,刘婷因准备的不足紧张得连自我介绍也没说好。然而她却没因此而退缩。下午的英语面试,刘婷抱着放手一搏的心态。没想到最后的作答,面试老师当场表露赞赏的神态,令其终身难忘,“当时感觉整个人都要飞了,恨不得马上去考雅思。”
在这场考研战上,刘婷收获了成功。她一直觉得自己是被上天眷顾的一位,也许成功并不像她所说的阅卷老师“懂她心”,因为勤奋成功怎么会辜负不服输、坚持到底的人?
“考研成功是最惊喜的毕业礼物”
“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让自己看到了之前看不到的东西,虽然挣不到什么钱,但不后悔。考研成功是我最惊喜的本科毕业礼物,也是我最好的22岁生日礼物。它让以前自卑的我脱胎换骨,学着接纳自己,在未来去尝试更多。”刘婷计划在一年内考取心理咨询师,未来两年考一次雅思。
在她刘婷看来,考研不是逃避就业,而是自我的提升,挖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考研虽然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但不是单纯地满足于应试教育。
对于准备考研的师弟师妹,刘婷表示,有这想法就要早点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准备。在报考时,若更看重学历就选名牌大学,若想学好专业就考虑专业更具有优势的院校,遇到疑问可以向老师咨询,“一旦决定了考研就应该看淡结果,先把基础做好,不想太多,考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