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反洗钱与知识产权法治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反洗钱典型案例解读暨知识产权校园普法活动”主题讲座在法学院7B102智慧模拟法庭精彩开讲。此次活动由法学院牵头,特邀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吴泽佳担任主讲,东莞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东莞银行等多单位嘉宾齐聚校园,携手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法治知识盛宴。
讲座开场,吴泽佳迅速切入主题,以深厚的专业功底深入剖析洗钱罪的立法沿革、犯罪构成及具体行为表现。他创新性地运用四要件说,将洗钱罪的构成要件抽丝剥茧般展开,让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同时,对经营型洗钱、赌博型洗钱等多种洗钱形式进行系统分类说明,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着重指出六种常见的洗钱犯罪风险场景,如网络兼职涉及不明资金转账、出借个人银行账户等,语重心长地提醒同学们擦亮双眼,时刻保持警惕,坚决远离洗钱犯罪 “雷区”。此外,吴泽佳还对洗钱罪与共犯的界限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帮助同学们练就识别犯罪行为的 “火眼金睛”,进一步筑牢反洗钱的思想防线。
在知识产权普法环节,吴泽佳围绕假冒注册商标类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著作权类犯罪等核心内容,结合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实际案例,生动展现了知识产权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他以某网红抄袭他人设计作品牟利最终受到法律制裁为例,深入浅出地阐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呼吁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尊重他人智力成果,共同维护良好的创新环境。而随后开展的知识抢答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纷纷踊跃举手,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在紧张激烈的抢答中,对反洗钱和知识产权知识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讲座尾声,吴泽佳结合多年办案经验,向同学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自我风险防控建议。他强调,遵守法律法规是底线,要时刻保持慎独慎微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从思想根源上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此次讲座在各单位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有效增强了师生们的反洗钱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为构建安全、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为培养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具备良好法律素养的新时代青年持续发力,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姜虹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