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5.07
我校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
2025-07-03
作者:图文 :施运欣 编辑:易铭坚
供稿单位:教务部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扎实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6月25日,学校在行政楼212会议室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校长李振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冬,党委办公室,教务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主要干部,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各工作组组长等4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冬肯定了近年来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以“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环境思政”五大思政为抓手,2024年底成立校长与党委副书记“双主任”牵头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二级学院结对共建全覆盖,形成思政元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随后,教务部副部长鞠晓红围绕指导思想、建设任务、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具体措施、保障措施六个维度对《东莞城市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系统阐释与深入解读;立足学校发展实际,进一步从组织机构、工作实施计划、政策支持三个维度对《东莞城市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结对共建实施方案(2025)》进行了介绍,为各学院全面推进、深化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

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室主任黄庆泉、商学院副院长肖文锋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立菊教授分别结合所在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室运行初期建设工作进行了交流和分享,为各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在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结对共建组组长表示将全力配合各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与会人员还围绕课程思政案例认定标准、专业特色与思政元素融合路径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后续工作优化提供思路。

校长李振华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强调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二是强化协同机制,加强党委宣传部、教务部、人力资源部、学生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学院的工作联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优势,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作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育人工作,以“成果为导向”切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实处、提升实效。三是要明确目标,精准发力。对标方案,依托校院两级联动机制,抓实结对共建责任;通过师资培训、案例打磨、专项教研,推动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聚力培育省级示范项目,打造“讲好家乡故事”等主题社会实践,培育学校课程思政育人特色品牌,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聚焦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深入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学同频共振,在新时代教育征程中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鞠晓红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