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东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魏东初,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康贤刚莅临商学院开展调研座谈。此次座谈会是东莞城市学院党委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部署之一,通过深度交流与指导,进一步强化商学院的党建工作,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学院整体发展注入新动力。双方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以及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会上,商学院副院长肖文锋代表商学院对校党委领导深入商学院开展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并全面介绍了商学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他指出,商学院现设有9大系部、5个中心,涵盖了11个专业方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布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始终坚持“内培外引”策略,建立了以专兼结合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致力于打造一流课程和强化实践育人成效。
肖文锋副院长强调,商学院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深化产教协同,紧密对接社会人才需求,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新文科项目1项以及6项省级优秀教学案例。同时,学院不断完善商科实训资源建设,以赛促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未来将继续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助力学科内涵发展。
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鹤鹤就党总支概况、党建成果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介绍。
商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近年来,党总支聚焦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先后斩获多项荣誉,目前共有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以及1个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1个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广东省“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商学院以党建“双创”为抓手,不断提质创优,在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商学院党总支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协同创新、赋能发展”的“555工作模式”,以核心引领到位、机制运行到位、政治把关到位、思政工作到位和融合发展到位为目标,通过强化政治引领、严守政治关口、凝聚思想共识等方式,党总支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
副校长康贤刚对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三硬、三强”的评价标准,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指出,“三硬”是商学院发展的根基:一是全体师生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二是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保持着严谨务实的态度和高效的执行力;三是学院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等方面表现出色,彰显了教学实力和技术底蕴。“三强”则是学院的突出优势:领导层具有敏锐的时代洞察力,能够制定符合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团队内部团结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在落实决策部署方面展现了高效与果敢的执行力。康贤刚副校长对商学院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商学院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党委书记魏东初围绕商学院未来发展方向和关键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多项重点工作目标。
一是强化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学院要紧密围绕省市重大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及社会热点,找准自身定位,主动对接地方经济需求,特别是在东莞经济和松山湖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智库作用,为区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推动党建与专业深度融合。要进一步探索党建与学科建设的结合点,以党员教师科研项目为抓手,提升科研质量和效益,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科研成果。
三是加强党建品牌的拓展与塑造。在校内,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优秀党建工作经验;在校外,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辐射地方经济,推动校地、校企和校校合作,打造学院在区域内的品牌影响力。
四是创新党建工作做法与典型案例。全院上下要注重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实践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典型案例,并积极向更高层次推荐,提升学院党的建设水平和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深化“一融双高”改革。 学院要在“融入地方、 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创新”的改革思路中加大力度,以更大的决心推进内涵式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六是以党建为纽带,构建社会服务新机制。会议明确,学院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社会发展,在校地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形成“党建+社会服务”的新局面。
魏东初书记的指示为学院未来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也为全院上下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路径。与会人员表示,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凝心聚力、务实创新,为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刘鹤鹤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