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11
我校孙霄汉教授于《东莞日报》撰文解读东莞全域文明建设
2025-11-01
作者:撰文:黎国荣 编辑:邓静汶
供稿单位:科研部

近日,东莞城市学院大学与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霄汉教授撰写《东莞全域文明建设的必然逻辑与实践要求》一文,在《东莞日报》理论学习专栏正式发表。文章系统论述了东莞推进全域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及实践方向,指出该项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落实中央、省委新时期城市工作部署的关键举措,亦是东莞迈向城市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image.png      孙教授在文章中提出,全域文明建设是东莞当前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任务,其推进不仅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东莞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第一,城市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城市作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其文明程度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第二,全域文明建设是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营造优良的城市环境,包括健全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序的城市管理、高效的政府服务、高品位的城市人文环境、宜业宜居的自然环境、积极进取的创新创业生态,以集聚更多优质高端生产要素,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主导性产业和产业集群,支撑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在文章结尾部分,孙教授就东莞全域文明建设提出了关键路径。一是要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结合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东莞制定了《东莞市全域文明建设行动方案》等“1+1+9”系列方案,这是全域文明建设总的“施工图”。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新阶段要巩固基础,抓住重点,补齐短板,突出特色和优势。“1+1+9”总体部署中所涉及的“交通秩序综合优化”“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等9个方面,这是当前东莞全域文明城市建设的重点。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热情,激发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各方力量。四是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按照“1+1+9”整体部署,笃定目标,逐项落实,稳步推进,全域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进展, 实现城市品质的根本性提升。

目前,东莞正以全域文明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该文发表正值东莞市全域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之际,为基层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孙教授表示,全域文明不仅是“面子”工程,更是“里子”工程,需通过制度创新、社会参与和长效管理,实现城市品质与居民获得感的双提升。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杨勇虎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