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下午,东莞市江西商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一行在江西商会常务副会长刘文龙和教育工作委员会会长曾文明的带领下莅临东莞城市学院。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振华等领导热情接待了代表团。双方围绕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赋能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扎根地方,应用引领
东莞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振华深情回顾了与江西的深厚缘分,并巧妙引用“一湖两山三摇篮”赞誉江西的红色文化底蕴。他强调,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他特别指出,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学院的成立与发展,正是学校顺应新工科趋势、服务地方产业的生动实践。
宣传连接,代言赋能
江西商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会长曾文明对学校的育人魅力与创新活力给予高度评价,他特别点赞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学院学子在全国性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的佳绩。随后,他提出三点合作倡议:一是做好“宣传员”,传播城院学科优势;二是做好“连接器”,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三是做好“代言人”,推广产教融合理念。
创新应用,追求卓越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李海冬系统介绍了学校“创新性、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的办学特色。他从灵活的机制体制、覆盖广泛的学科专业、深入的国际合作以及在教学科研党建方面的丰硕成果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发展前景。
智领前沿,开创未来
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张伟明详细介绍了学院的5个热门本科专业及智能传感、大模型软件开发、鸿蒙系统开发、网络与数据安全四大重点建设方向。他分享了中美121双学位项目、与澳门科技大学推免研究生合作等亮点成果,并殷切期待与江西商会在生源、培养、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化协作,希望共同为培养新时代数字化人才贡献力量。
桃李情深,薪火相传
座谈会设置了温馨的献花环节,三位城院在读学生向来自东莞市丰泰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和东莞市粤华学校的高中恩师献上鲜花,表达感激之情。这一束束鲜花,不仅是师恩的回报,更是校校合作、育人接力最温暖的见证。
畅所欲言,碰撞火花
在随后的座谈中,各方代表踊跃发言。城院特聘教师肖立军盛赞城院学生定位精准、实用性强,专业设置与商会企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品牌与招生部部长叶云峰则用“好、大、强”三个字精炼概括了学校的核心优势。大湾区大学助理教授罗飞从研究型大学的角度出发,表达了与城院这类应用型高校实现“技术攻关”与“应用拓展”优势互补的强烈期待。东莞市海逸外国语学校校务总监周琼平用"巧合、缘分、教学、质量、合作"五个关键词分享感受,他表示,随着海逸外国语学校明年迎来首届高中毕业生,期待与城院开展深入合作。江西商会常务副会长何立衡则从制造业升级的实践层面出发,希望商会企业的具体产业需求能与城院的智慧资源进行精准对接。
深化合作,携手共进
江西商会常务副会长、教育工作委员会责任常委刘文龙作总结讲话,他用“发展快、环境美、专业全、就业准、贡献大”十五字充分肯定城院办学成果。他特别指出,城院为本地培养并留住大量人才,贡献巨大,并看到了在电商直播、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广阔合作空间。
参观合影,共期未来
会后,全体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并实地参观了优必选产业学院、物流机器人实训室、创意设计学院等教学实践平台,对学校先进的硬件设施、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浓厚的产教融合氛围给予高度评价,对城院卓越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深感认同。

此次交流座谈,不仅加深了江西商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与东莞城市学院的相互了解,更搭建了一个携手共进、优势互补的广阔平台。双方均期待未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融合上结出更多丰硕成果,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唐洁 终审:叶云峰)